7 月 20 日,“四联智能杯” 2025 年中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文体馆正式拉开战幕。作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大学生拳击赛事,本次比赛首次落户西安,吸引了来自全国 100 所高校的 600 余名选手同场竞技,参赛队伍和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为期 6 天的赛事将持续至 7 月 26 日,通过五个组别、14 个级别的激烈角逐,全方位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热血与力量。
本次赛事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与中国拳击协会首次联合主办,标志着大学生拳击赛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赛事设置甲(普通组)、乙(高职高专组)、丙 A(高水平 A 组)、丙 B(高水平 B 组)、丁(超级组)五个组别,从普通爱好者到高水平运动员均能找到适合的竞技舞台。男子设 55 公斤级至 90 公斤以上级 7 个级别,女子设 51 公斤级至 75 公斤级 7 个级别,涵盖轻量级到重量级的全谱系较量,既考验选手的爆发力与耐力,也展现战术智慧与心理素质。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比赛首次引入 “超级组”(丁组),允许具有职业拳击背景的高校学生参赛,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竞技水平和观赏性。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东道主,派出 12 名选手组成的庞大阵容,成为陕西省内参赛人数最多的高校。陕西省共有 5 支高校代表队参赛,包括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将在家门口与全国高手展开较量。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近年来持续推动 “体育 + 文旅” 融合发展。本次赛事选址西安外国语大学长安校区,不仅因其拥有高标准的文体场馆设施,更因其毗邻秦岭北麓,可将 “山水之城” 的自然禀赋与拳击运动的激情活力有机结乐鱼网官网入口合。赛事期间,主办方计划组织选手参观兵马俑、大雁塔等文化地标,通过 “拳击公开课”“非遗体验” 等活动,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感受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
陕西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赛事落户西安是对陕西高校体育发展的高度认可。近年来,陕西省通过 “校园拳击推广计划” 在多所高校建立训练基地,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校已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次比赛既是对前期成果的检验,也将为 2025 年全运会拳击项目储备人才。
与往届相比,本次赛事在裁判执裁、数据记录等环节全面引入智能技术。场馆内配备高清摄像头和 AI 辅助系统,实时分析选手的出拳速度、力量分布等数据,为裁判提供更精准的判罚依据,同时通过赛事直播平台向观众呈现专业级解说。此外,赛事组委会联合运动医学专家团队,为选手提供赛前体能评估、赛中医疗保障和赛后恢复指导,确保竞技与健康并重。
在首日比赛中,西安外国语大学选手贾依桑在男子甲组 80 公斤级预赛中以凌厉攻势轻松晋级,展现了东道主的强劲实力。来自重庆文理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传统强队的选手也纷纷亮相,现场观众席座无虚席,欢呼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正如赛事组委会秘书长所言:“大学生拳击不仅是力量的对抗,更是青春活力的释放。在这里,每一位选手都是自己的冠军。”
中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培育拳击人才的重要摇篮。2024 年南京赛事中,南京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选手斩获多枚金牌,部分优秀运动员已入选国家青年队。本次西安赛事作为全运会资格赛的重要参考,或将为 2025 年第十五届全运会输送更多新鲜血液。
“我们期待通过赛事,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拳击,让拳击精神融入校园文化。” 西安外国语大学拳击队主教练陈晨表示,该校拳击队近年来在省市赛事中屡创佳绩,此次主场作战将全力以赴,“希望同学们在赛场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用拳头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
随着首战锣声敲响,古城西安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见证新一代大学生在拳台上的蜕变与成长。这场激情与汗水交织的体育盛会,不仅是竞技实力的较量,更是当代青年敢于挑战、勇于突破的精神缩影。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接下来的赛程中,选手们以拳为笔,在历史与现代交融的长安大地上,书写属于中国大学生拳击的新篇章。